中药的意义?

 2024-08-26  阅读 796  评论 0

摘要:何为中药?从广义上说,中药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也就是说凡是能射入到人体的东西都是中药范畴,因为只要含有人体生命的五大要素,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物质均应为中药,人体在这

何为中药?从广义上说,中药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也就是说凡是能射入到人体的东西都是中药范畴,因为只要含有人体生命的五大要素,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的物质均应为中药,人体在这些物质的平衡下生存并延续生命。但从狭隘的理解,中药是用来治疗某种疾病的,当人体受到风,寒、湿、热、瘀、阻、毒的侵蚀后,人自然会生病,这时就需要中医用中药给予治疗,而中药的组合是以病因病基为切入点,中医在上述中药中象橱师一样把各种食菜重新拼盘,这就叫组方,方药突破了人们平时所膳入的物质,针对不同的病情,象癌症患者,有可能使用斑蝥等剧毒药物,用来以毒攻毒,今天许多人对广义的中药不理解,常以狭隘的思维来攻击中医中药,黑中医,其实每个人每天吃进肚子里的五谷杂粮等物质都与中药有关,如果充分认识了广义中药与狭隘中药的关系,自然就会理解中药的含义,这就是中药的意义。

香糯中药功效和作用?

中药香薷味辛,微温。入肺、胃经。功效为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用于夏季风寒感冒: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多用于夏季贪凉,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用于呕吐、腹泻等症: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所以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香薷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

所谓阴暑病症

中医认为,中暑分阳暑、阴暑,“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突然出现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且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须尽快救治。

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证往往认识不足。阴暑的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如夜间露宿室外,乘凉时间过长,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等,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所以阴暑不像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

香薷的适应症状

香薷辛温发散,能入肺经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味芳香,又可入于脾胃化湿和中而祛暑,多被用于暑天贪凉而导致的夏季着凉,感受风寒而同时兼有脾胃湿困的患者。其治疗夏季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腹痛吐泻的效果显著,被人称为夏月麻黄。

所以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香薷的适应范围了。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210B24DAFFQA1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2251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