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识别抑郁症

 2023-05-11  阅读 620  评论 0

摘要: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大症状群:核心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其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  要做到早期识别抑郁症,首先要了解其心理症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整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大症状群:核心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其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  要做到早期识别抑郁症,首先要了解其心理症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甚至于会在此基础上感到绝望、无助、无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即使原来很喜欢的看电视、体育活动等也不想再做。觉得生活没什么能让他高兴的,没有乐趣。自卑自责,觉得自己成废人了,什么也不会做,成了家里的拖累。  早期抑郁症躯体症状有:心烦、严重的坐卧不安,来回走动。有些患者会出现心慌、胸闷、尿频、出汗,小便次数明显增多,但和泌尿系感染不同,不伴有尿急、尿痛的刺激症状。  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幻觉、妄想,较常见的有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内容往往与抑郁状态协调一致。还有的患者出现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做学生的感觉一节课都不能坚持听下来,严重的看报、看电视连集中几分钟的注意力都做不到。有些患者常常会想到与死亡有关的内容,或者觉得活着没意思。最危险的症状是感觉生不如死,反复主动寻求自杀,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  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  常见的抑郁症类型有六种  1、内源性抑郁症,即有懒、呆、变、忧、虑 “五征”(大脑神经递质相对或绝对不足)。  2、隐匿性抑郁症,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3、青少年抑郁症,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4、产后抑郁症,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5、白领抑郁症,患有抑郁症的青年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正常的生理周期也被打乱,症状多种多样,除了精神压抑、情绪低落、无所事事、爱生闷气、思虑过度、失眠、多梦、头昏、健忘等主要的精神症状外,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吸收功能失调症状,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妇科症状也不少见。  6、继发性抑郁症,继发于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  啥原因把快乐弄丢了  抑郁症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作用导致个体发病的。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神经生化改变、内分泌功能的异常、神经影像变化和心理社会因素五个方面。  很多人认为改善情绪的药物有成瘾性。  对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药物干预不是唯一治疗。一旦抗抑郁药物治疗开始,治疗的重任在于医生施行有效的治疗剂量并达到适当的疗程。治疗失败常因为患者依从性差,尤其当患者感到自己的问题没有被足够重视和被“愚弄”的时候,患者的依从性就更差了。应该让患者明白任何治疗背后的理论,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观察疗效。  相关链接  世卫组织:全球一半抑郁症患者未获必要治疗。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报告说,全球一半抑郁症患者未获必要治疗。该组织呼吁停止对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使需要帮助的人都能获得所需治疗。  世卫组织称,全球超过 3.5亿人患有抑郁症,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够得到所需的治疗,在一些国家这一比例甚至低于10%。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对抑郁症的污名化,文化因素和对这一疾病缺乏恰当的理解,使得一部分人不愿意因为抑郁寻求帮助。  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和药物滥用部门负责人萨克西纳说,针对抑郁症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越早治疗就越有效。他说,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应作为增加救治机会的关键活动,世卫组织正支持各国在这一方面的努力。鼓励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进行投资。

抑郁症会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心神不宁,严重时有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1daAW4DBlpXB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667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