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书是哪本

 2023-06-05  阅读 660  评论 0

摘要: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书是哪本别犹豫了,能够冠得上“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巨著只有《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又叫《灵枢》、《素问》。成书大约是战国时期,作者不详,根据历代研究而言,该书并非一时一人所著,

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书是哪本

别犹豫了,能够冠得上“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巨著只有《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又叫《灵枢》、《素问》。成书大约是战国时期,作者不详,根据历代研究而言,该书并非一时一人所著,而是整个中国自战国之前医学理论及当时社会哲学的精华所荟萃而成。

全面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书籍是哪本书

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辩证论治专书,理法方药俱全,把中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张仲景又名张机,西汉末年人,曾任长沙太守(相当于湖南省省长),著《伤寒杂病论》,后世把这本书分成两部著作即《伤寒论》和《金贵要略》。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为《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篇各九卷,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第一部中药专著为《神农本草经》分上中下三篇,载药365种,奠定了中药学基础理论。

哪几本书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形成

《实用中医学》,综合性医书。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学校编。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医学基础部分,包括基础理论,中药和方剂。

介绍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机、辨证论治等中医基础理论。常用中草药567种,古今常用方剂(包括医院的经验方)360首;下册以现代医学病名。分述内、外、妇、儿、针灸与新医疗法等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总结了前人以及编写单位的临床实际经验,并有部分中西医结合的内容。1975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什么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我现在正在开班讲课的选的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变》和《黄帝内经》,讲课的顺序也是这个顺序。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起来就是《伤寒杂病论》,这是以临床医学为基础的书,看了几页就可以治病了,没有必须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苦涩难懂的古代中医理论,属于拿来就用的中医书。

《温病条变》与伤寒类似。

《黄帝内经》古代中医理论比较多,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比较多,放到最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习起来容易一些。

所以上面的四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中医的四大名著。

奠定中医基础理论的著作是哪本书

辨证论治理论在《内经》初步形成。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但病变性质只强调了虚实寒热,病变部位只强调了表里,而且对于许多病症也没有具体阐明病变性质和部位。

直到宋代,对大多数疾病还是以病名和症状作为治疗依据。

直到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提出医生应首先分辨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观点,张介宾《景岳全书》明确提出“八纲辨证”的理论。

后人将楼、张的理论综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完整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所以,可以说《医学纲目》和《景岳全书》共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什么书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书。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哪一部

奠定我国古代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书是哪本著作

   西汉   《黄帝内经》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是最早的麻醉药剂;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奠定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书是哪本书

太多了,我们马陆图书馆是全世界最大的,它里面中医书太多太好。我每次去借二十本,看看这个也想借,看看那个也想借,选几个小时才选好,现在国家富强了,图书馆免费真好。可以读遍古今中外的好书。我好幸运能不断地去借书,我家人病了,我可以免费看好书,比葫芦划瓢学会别人的著作,变成自己的针法药法。仔细品偿别人的意思。太多太乱,万变不离其宗。经络穴位,合方暖性大热药,大到合方用盆煮,管它什么痛风,类风湿,脑血栓,心脏病,癌症,那个主症要命治那个,针炙所有俞穴井荥输经合穴,通针,经络全放瘀血,乌头,硫黄,虻硝,半夏,还有好多毒药,按照张仲景的中医基础理论,原方量小不行,我合多个方,我发现汉唐中医和病结合后,人才出疗效才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人能吃能睡,满面光亮,走路腿也有力。我个人认为小学课本上,弄好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每人会背,每人学医受终生益处健康,防一辈子未病自己几十年不生病,国人人人明白会防不用去治病,花钱受罪,小时候学会一生不忘,这样才家家省钱健康,国家才更富强,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多开心。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19fAG4GBlVSC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4094秒, 内存占用1.8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