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关节痛
【病理症状】:
关节痛表现为主要由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外伤、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以及发热性疾病等致关节疼痛、红肿、炎症和活动受阻、功能受限。轻者因疼痛影响活动与睡眠,重者严重影响劳动与生活料理。以上引起关节痛的疾病,多侵犯、累及或损伤到膝、髓、肩、肘、腕、踝关节,也有影响到指、趾关节的,无论哪个关节受累,均给病者带来疼痛之苦。 常见的关节痛,凡风湿性的多呈游走性,有的有轻度红肿;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常侵犯心脏,后期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病;凡类风湿性的,以手、腕、踝、趾关节受累最多,发病关节处红、肿、热、痛明显,发展至晚期则造成关节变形、僵直至活动严重障碍。
发病年龄多在20~45 岁,女性比男性高3倍;凡因外伤(扭、挫、跌、打、碰等)撞击于关节者,轻者皮肤红肿,重者可致韧带撕裂、关节脱位甚或骨折、破裂,这种伤损均可带给伤者以严重的关节痛;凡全身性发热、感染或结缔组织性疾病,都可累及、影响到关节,常致关节与肌肉疼痛。
【选药】:苗本风湿关节贴:其主要成分是白龙须、白金条、威灵仙、透骨香、三角风。其中威灵仙作为苗族代表中草药,对祛风湿止痛有特殊功效。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风湿痛尤为适宜。这种药贴用于风湿痛,适用余风寒湿热引起的腰、肩、背痛、四肢麻木、关节伸屈不利等的健康保健。
【预防】
(1)首先要节制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严格戒酒,多喝碱性饮料。已并发痛风的糖尿病患者应当禁酒、限肉,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高嘌呤的饮食有动物内脏、鱼虾类海味、肉类、豌豆等;进食蛋白以牛奶、鸡蛋、豆制品(肾功能未受损者)为主。并多吃含糖低的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 (2)要多饮水以助尿酸排出。每日不少于2000 毫升; (3)防止肥胖,蛋白质饮食每日控制 在1.0克/每千克体重,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等; (4)保持精神愉快,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受伤;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寒冷潮湿、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5)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6)接受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尿酸,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风湿性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脏器的功能,解除有关症状.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手术治疗是特别严重的情况才能使用。药物治疗则可选用腰痛宁胶囊等药,生活中可以选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治疗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有:
一、理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气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
二、药物治疗:
(一)水杨酸盐:阿斯匹林仍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二)消炎痛:非类固醇抗炎药,效果较好,其镇痛、退热及抗炎作用都较强。
(三)异丁苯丙本酸:抗炎、镇痛及退热作用均较阿斯匹林强10倍以上,副作用较阿斯匹林小。
(四)皮质激素:对急性炎症有显著疗效,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极易复发。
(五)青霉胺:应用青霉胺治疗,除使关节症状缓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
(六)疏甲丙脯酸。
(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杀虫等作用。
(八)金制剂:可能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疗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好转,有效率可达70-90%。
(九)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者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十)免疫增强剂:胸腺素。
(十一)手术治疗。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