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产生焦虑行为的原因

 2023-05-09  阅读 518  评论 0

摘要:儿童的早期焦虑是一种潜意识的自体焦虑,这是我的一种整合性观点。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潜意识焦虑,这是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尤其是克莱因的观点。克莱因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原欲的兴奋未被满足而转变为焦虑”。

儿童的早期焦虑是一种潜意识的自体焦虑,这是我的一种整合性观点。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潜意识焦虑,这是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尤其是克莱因的观点。克莱因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原欲的兴奋未被满足而转变为焦虑”。二是自体焦虑。这里借用了科胡特的自体观点,想强调的是儿童自我形成时本身存在的焦虑,而不是由于克莱因所认为的“最早期的焦虑内容是婴儿害怕万一妈妈‘不在’,自己的需要将不能被满足的危机感”。这样一种自体焦虑表现在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决定了他需要爱,对爱的缺失的害怕;死本能决定了他的攻击,对被攻击的恐惧和攻击坏客体的罪疚感。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儿童的幻想过程并用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者是对童话故事和恐龙的既喜欢又害怕,或者是对类似于奥特曼形象的认同和对魔怪的恐惧,又或者是通过各种症状表达。“一切形式都是象征的表现”,弗洛伊德用“阉割焦虑和阴茎羡嫉”来表达这种象征,克莱因用施虐受虐的语言表达这种象征,安娜·弗洛伊德用防御机制来表达这种象征。
儿童的另一联结——妈妈,才是真正的焦虑者。从孕育的那一刻起,中国妈妈也同样承载着家庭乃至家族的所有压力。她们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不符合养育的真理,伤害到孩子。有一群妈妈,孩子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历高,有些是双硕士,有些是博士后,且是留洋归来的高学历知识分子;不工作,全身心陪护孩子;爱学习,形成一个论坛,阅读各种各样的育儿类图书,参加各种各样的专家学习班。在和她们交流之后,我发现她们崇拜权威的背后是共同的焦虑与压力,那就是我上文所说的,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符合育儿真理,害怕伤害到孩子。同时也担心外在环境不够好,伤害到孩子。这应该是中国年轻妈妈的缩影,也许每个人的条件和环境不一样,但妈妈的担心和焦虑却是相同的,以至于扩散成学校焦虑,教育焦虑,社会焦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0edAW4DBFNQB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998秒, 内存占用1.8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