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经改变:月经周期改变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大致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约3/4的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妇女可以出现。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数妇女仅局限在头、颈和乳房。在潮红的区域患者感到灼热,皮肤发红,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此种血管功能不稳定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女性45—55岁,男性55-65岁为更年期。在更年期内,由于生理功能变化而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的表现,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有:头面部潮红、头晕、心悸、血压升高,伴有眩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失眠、焦虑、抑郁、容易激动等症状。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哪些表现?
由于更年期是性激素在体内发生明显改变的阶段,因此有些人一下子不能适应如此变化,会出现下列不适症状:月经周期紊乱、忽来忽隐、经量不一,并逐渐减少;情绪急躁、易于激动、心慌意乱、思想不集中、喜怒无常;面部潮红、经常出汗、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关节酸痛、体形发胖等。
更年期综合佂的病因
按发生机制,更年期症状可分为血管运动障碍症状、精神神经症状、骨质疏松症状和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但发病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雌激素的缺乏。
首先面对更年期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有心理准备,认识到这些失调是暂时的。
其次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要克制不快的心情,以开放的心境对待一切事物,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精神乐观、情绪稳定是顺利渡过更年期的最重要的条件。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及季节、气候等条件,进行一些有益于调节情绪、强身健体的活动,并多学习一点新鲜事物,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最后还要加强医药保健,有条件的要定期做妇科检查。适当服些传统中药保健品,如太太系列-静心口服液,可有效消除更年期不适,帮你平稳渡过更年期。更年期女性只要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更年期,注意加强身体保健,就一定能顺利渡过更年期。
更年期就是从性成熟到性机能衰退的生理过渡时期,此时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乃至消失,由生殖旺盛期转入老年期。
一般更年起期发生在45-50岁。
在更年期出现的一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1.血管功能失调:忽冷忽热,有时有头晕,每天可发生几次或几十次,并多在夜间发作。甚 至出现发闷、气短等症状。
2.月经失调:月经量逐渐减少,周期逐渐延长,经期缩短,以致逐渐停经。但有时候也会出现月经量增多,并伴有大量血块等情况出现。
3.植物神经功能絮乱:头晕目眩,口干,喉部有烧灼感,思想不易集中,而且紧张激动,情绪复杂多变,性情急躁,失眠键忘,皮肤发麻发痒,有时有蚁走感。
4.性欲减退:阴毛及腋毛脱落,性欲衰退,阴道分泌物减少,时出现疼痛感,继而导致了性生活次数的减少或厌恶性生活的情绪的发生。
5.肿瘤易发:更年期为常见肿瘤的高发年龄,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等。如能早些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率
6.骨质疏松:骨强度减弱,骨折易感性增加,骨代谢负平衡,平均每日丢失50毫克钙,常有腰腿痛,背痛,身高减低等,稍有用力即骨折。
7.皮肤恶化:皮肤、毛发均发生明显变化,皮肤干燥,弹性逐渐消失,时有瘙痒,出现皱纹,特别是暴露处如面、颈、手等部位更为明显。
8.肥胖:一般超过正常体重15~20%者为肥胖,是女性发胖的主要时期,尤其是腹部及臀部等处的脂肪最容易堆积起来。
9.更年期忧郁症: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稍有惊动不知所措、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常哭哭啼啼、自责自罪、主观臆断、猜疑他人,或是怀疑自己患某种病,尤其是“恐癌症”,甚则引起自伤、自杀等行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