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荷建兰
君荷建兰是建兰八大名品之一,其最早出现在四川的雅安地区,叶子宽幅较大,并且上面带有行龙,叶子尾端呈现钝圆的形态。其花朵为荷瓣形,主要是在每年的6~10月开花,会接连开2~3次花,花色嫩绿中间镶红,观赏价值极高。
2、蜀梅
蜀梅也是建兰中十分出名的一种兰花,它还有着绿光登的美名。因为蜀梅的花杆是不带有一丝杂色的翠绿色,并且其花朵也是清新的绿色,看上去别具美感。它是因为生长在四川蜀地,并且花瓣为梅瓣,则又有了蜀梅的名字。
3、黄光登梅
其实和蜀梅有着姐妹花之称的黄光登梅,也是建兰的八大名品之一,属于兰花中的极品兰花。它的花瓣同样为梅瓣,花姿独特,其叶子挺拔呈现为斜立的姿态,并且叶子的颜色偏黄,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4、红一品
在建兰的八大名品之中,还有着红一品这一品种的兰花。它是在04年被四川引进而命名,之后其广为流传大受欢迎。红一品的叶子顶端是钝尖型,在其花箭上能开出2~6朵兰花,有着艳丽的花姿和十足的神韵。
5、夏皇梅
夏皇梅也是建兰中广受人们欢迎的一大名品,它有着翠绿色的叶子,整个植株看上去呈现着一种松散慵懒的感觉。其花朵为花莛为黄绿色,上面开着3~6朵兰花,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观赏价值与美感。
6、一品梅
作为建兰中传统品种,一品梅也其八大名品之一,其花朵有五瓣,每一瓣都呈现分开的姿势,并且整个花朵有着雅丽端巧的魅力,并且还带有着浓郁的香气,盛开时会让人们感觉到其中幽香与宁静。
7、峨嵋弦
峨嵋弦在建兰中也算是比较出名的八大名品之一,它是这八种兰花中独一无二的线艺兰品种,其线艺在所有建兰中都可称得上是顶级。峨嵋弦主要是瓷白艺,其花朵也较为美丽,可以说是花艺双全的一种兰花。
8、五岳麒麟
五岳麒麟在八大名品建兰中属于一种奇花,其花型相对于其他的建兰兰花而言,要更为奇特引人注目。五岳麒麟的细巧花杆为绿色,所开的花朵带有翠绿的外瓣和红色的舌头,并且其叶子修长,在尾端有着阴阳尾的形状。
学名泽漆, 又名漆茎、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五凤草、绿叶绿花草、凉伞草、五盏灯、五朵云、白种乳草、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倒毒伞、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九头狮子草、灯台草、癣草。
此草有毒。1、暗香
梅花的代称。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诏暗香。”
2、百花魁
喻梅花。宋 王十朋《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又借喻美女。明 无心子《金雀记·掷果》:“午夜漏声催,行踪问者稀。天街游乐处,看尽百花魁。”
3、冰魂
梅花的别称,谓其冰清玉洁。清 江炳炎《淮甸春·自题纸帐梅花》:“闲门客里,叹年年辜负,西溪游屐。约与冰魂同小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芳心恐负,正酒醒天寒时候。唤鸦鬟招鹤归来,请与冰魂守。”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4、第一香
梅花代称。陆游《初春书怀》:“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
5、国香
本指兰花。《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又借指多种花卉,也成了梅花代称。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6、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唐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柳永《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明 何景明《二月见梅》:“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宁与艳阳期!”
7、寒英
指梅花。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8、寒客
腊梅的异名。宋 程棨《三柳轩杂识》:“腊梅为寒客。”
9、花魁
多指梅花。以其开于百花之首,故称。宋 卢炳《烘堂词 汉宫春》:“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10、寄春君
梅的拟人之称。谓其能传递春的信息。元 龙辅《女红馀志·梅》:“南华封梅为寄春君。”
11、九疑仙人
绿萼梅的别名。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梅谱》:绿萼梅,北之九疑仙人。”
12、九英梅
蜡梅的一种。亦简称为“九英” 。《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引《梅谱》云:“子种,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谓之狗蝇,后讹为九英。”
13、冷金
指腊梅。其花瓣色黄如金。耶律楚材《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雪里冰枝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
14、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张元干《十月桃》:“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明 张祥鸢《水边梅》:“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15、冷香
梅花的代称。曾巩《忆越中梅》:“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绝向谁开?”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明 高启《梅花》:“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梅尧臣《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陈维崧《二郎神·咏梅子》:“算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又指花、果的清香。唐 薛能《牡丹》:“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干雨正开时。” 王建《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着秋水。”另外,还借指美女。清 侯方域《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与狭斜游者也。” 纳兰词《齐天乐·塞外七夕》:“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16、玲珑
梅花的美称、喻指。韩愈《春雪间早梅》:“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17、罗浮梦
梅花代称。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后因以借指梅花。唐 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文征明《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罗浮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珮陆离。”
18、罗浮魂
元·岑安卿《次韩明善题推蓬图》:“江南烟色正愁绝,一枝唤醒罗浮魂。”
19、梅钱
指梅花瓣。孔尚任《桃花扇·传歌》:“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20、梅妻
对梅花的戏称。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为乐,故有梅妻鹤子之谓。后以梅妻指代梅花。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
21、梅朵
梅花。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22、梅兄
对梅花的雅称。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杨万里《烛下和雪折梅》:“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元 戴良等《对菊联句》:“缔芳笑兰友,论雅傲梅兄。”
23、梅英
梅花。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宋 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媚脸未匀新泪污,梅英犹带春朝露。”
24、木母
“梅”字可拆出木、母二字,故以称梅。《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宋神宗问叶涛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元结《演兴·初祀》:“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孙为桷兮木母榱。”
25、奇友
蜡梅的别称。《事物异名录·花卉·蜡梅》引明彭大翼《出堂肆考》:“曾端伯以蜡梅为奇友。”
26、清友
梅花的别称。因其清香淡雅,又为“岁寒三友” 之一。明 都卬《三余赘笔·十友十二客》:“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
27、清客
梅花的别称。以花拟人,以其开于冷清的冬季,故称。宋 姚宽《西溪丛语·十客》:“梅花为清客。”
28、琼英
梅花代称。元 无名氏《一枝花·惜春》:“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宋璟《梅花赋》:“若夫琼英缀雪,绛萼着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
29、癯仙
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陆游《射的山观梅》:“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凝情待久,无限恨、癯仙知否?”
30、寿阳花
梅花的别名。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妇女多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元 杨维桢《香奁八咏·黛眉颦色》:“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待明朝,端整寿阳妆,眉梢晕。”
31、腊花
腊梅的别称。姜夔《浣溪沙》词序:“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
32、疏香
梅花的代称,谓其清雅淡香。宋 李元膺《洞仙歌》:“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金 赵伯成《蜡梅》:“冷艳疏香寂寞滨,欲持何物向时人。”
33、疏影
本写梅姿,后因以指称梅花。范成大《古梅二首》:“压倒嫩条千万蕊,只消疏影两三枝。”
34、酥花
指梅花。苏辙《戏赠李朝散》:“后堂桃李春犹晚,试觅酥花子细看。” 陆游《朝中措》:“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陆游《冬至》:“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35、霜女
即青女,神话传说中的霜雪之神,借指梅花。张先《南乡子》:“百卉已随霜女妒,东君。暗折双花借小春。”宋 张耒《明道杂志》:“霜女遗灵长着素,玉妃余恨结成酸。”
36、香雪
梅花的代称。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湖壖杂记》:“湖墅有三胜地,西溪之梅名曰香雪。”龚自珍《虞美人·陆丈秀农杜绝人事移居城东之一粟庵暇日以绿绡梅花帐额索书因题词其上》:“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蒙蒙香雪一千枝。”
37、雪友:
梅花的喻称。梅尧臣《读吴正重台梅花》:“龙沙雪为友,青女霜作媒。”
38、雪肌
梅花的喻称。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宋 吴师孟《蜡梅香》:“正绛跗初吐,秾华将茂,国艳天葩,真澹伫,雪肌清瘦。”
39、雪梅
梅花色白,故称。唐 孙逖《宴越府陈法曹西亭》:“雪梅初度腊,烟竹稍迎曛。”杜牧《代人作》:“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范成大《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雪梅同雪鬓,相对两凌寒。”
40、雪霙
梅花的喻称。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西湖观梅》:“番阳张彦实兄楚材,为祕书监,约彦实观梅西湖。彦实作诗云:‘天上新骖宝辂回,看花仍趁雪霙开。’”
41、艳魄
梅花的喻称。清 贺裳《腊梅花赋》:“分寒枝于陇上,空染啼痕;传艳魄于罗浮,惟沾醉腻。”又美女的魂魄。皮日休《太湖诗·练渎》:“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明 高启《吴女愤》:“渔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42、一枝春
梅花的别称。《太平御览》:“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多以“一枝春”为梅花的别名。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宋 陈师道《和豫章公黄梅》:“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清 余梦易《一萼红》:“算消息、江南较早,也不须、遥寄一枝春。”
43、驿使
梅报春信息,故称。但用得太死太多,曾被陆游批之。陆游《老学庵笔记》:“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
44、玉蝶
指玉蝶梅。清 秦朝釪《消寒诗话》:“玉蝶横斜树,金泥小画屏。”玉蝶梅是梅花中珍品。宋 王世懋 《学圃杂疏·花》:“曾于京师许千户家,见盆中一緑萼玉蝶梅,梅之极品,不知种在何处。”元 王逢《杂题》:“藻池岸匝水仙井,满面香飘玉蝶梅。”清 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康熙六巡江浙》:“次日,﹝康熙﹞幸虎丘,登万岁楼。时楼前有玉蝶梅一株盛开,芳香袭人。”
45、玉妃
指梅花。皮日休《行次野梅》:“茑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徘徊。”宋 汪元量《越州歌》:“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妃。”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46、玉奴
本指美女,后成了梅花的喻称,谓其高洁如美女。吴文英《天香·腊梅》:“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寿阳纤巧。”王沂孙《花犯·苔梅》:“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月地雪阶漫一樽, 玉奴终不负东昏。” 周紫芝《浣溪沙》:“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东昏觑得玉奴羞。”
杨贵妃小名。”唐 郑嵎《津阳门》:“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玉奴乃太真小字。” 杨万里《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
又泛指美女。苏轼《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送友人之金陵》:“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鸾笙。” 明 陶宗仪《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7、玉玲珑
梅花的别名。谓其高洁如玉。毛滂《玉楼春·定空寺赏梅》:“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元 刘炳忠《江边梅树》:“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
48、玉梅
白梅花的美称。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范成大《樱桃花》:“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49、玉面
梅花喻称。以其冰清玉洁,如美人之面。宋 魏杞《虞美人》:“冰肤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50、玉霄神
梅花别称。谓其高洁,似天仙一般。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释明本《梅花试》:‘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51、状元花
梅花的别称。谓梅花为花中魁。宋 徐清叟《净明院和御制诗》:“冲冻细寻梅信息,枝头喜见状元花。”
52、南枝:借指梅花。苏轼《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赵次公曰:“南枝,梅也。”宋琬《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53、寄春君:梅的别称。龙辅《女红馀志·梅》:“南华封梅为寄春君。”
54、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冯贽《云仙杂记》:“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段成己《嗅梅》:“玉骨那愁瘴雾伤,好将经卷伴南荒。”纳兰性德《眼儿媚·咏梅》:“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
55、玉鳞:喻梅花瓣。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张煌言《梅花和中峰大师韵》:“铁骨珊珊疑有韵,玉鳞寂寂迴无尘。”朱鹤龄《丁未元旦》:“梅吐玉鳞明净榥,柳含金镂曳朱栏。”
兰花品种繁多,较好的品种也是比较多的。蝴蝶兰颜色丰富,造型上富有美感,并且富含清新怡人的香气。春兰养殖方法很简单,很适合新手养殖,在早春时节开花。墨兰适应能力很强,花期在冬季到早春。建兰体型比较小,很适合养在家中室内。一、蝴蝶兰
这类花朵颜色丰富,紫黑色、桃红色、黄白色等颜色,造型上富有美感,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姿态美丽,并且富含清新怡人的香气,令人神往。
二、春兰
它非常好养护,养殖方法简单,对于养殖环境不挑剔,很适合新手养殖。它一般在早春时节开花,品种繁多,主要名贵的品种有绿云、宋梅、小打梅等。
三、墨兰
它的适应能力很强,能耐得住寒冷和炎热的气候,即使是恶劣环境下也能很好地生长。它的叶片长50-2500px,表面光滑油亮。花期在冬季到早春,花瓣上带有紫褐色的条纹,富有香味,非常怡人,比较名贵的品种有白墨、绿墨、徽州墨等。
四、建兰
它的花瓣纯白,非常娇美,叶片也是小巧翠绿。体型比较小,很适合养在家中室内,占据的空间比较小,还能为家中增添美丽。
药名了哥王别名九信菜、九信药、鸡仔麻、山黄皮、鸡杧头、鸟子麻、山麻皮、山棉皮、雀儿麻、地巴麻、山雁皮、毒鱼藤、埔银、雀仔麻、假黄皮、地棉、指皮麻、九信草、石棉皮、消山药、狗信药、大黄头树、了哥麻、山石 榴、铁骨伞、山络麻、石谷皮、铺银草、红灯笼。
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功能可分成孢子叶和营养叶两种。孢子叶是指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又叫能育叶;营养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又叫不育叶。有些蕨类植物的孢子叶和营养叶不分,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叶的形状也相同,称为同型叶,如常见的贯众、鳞毛蕨、石韦等;另外,在同一植物体上,具有二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即营养叶和孢子叶,称为异型叶,如荚果蕨槲蕨、紫萁等。
表面顾名思义就是红马,胭脂色的 据传又为古代名马,产于西域。传吴三桂,吕布骑得就是此种马,也有说赤兔马就是胭脂马, 赤兔也名赤兔胭脂兽,其“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能够名载史册对于一匹马而言已经算是最高荣誉,着实难能可贵了。此马在三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所以吕布与赤兔是息息相关的,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胭脂马"是指焉耆马,古文中常有出现。也是一种马形装饰品 也有说骑胭脂马就是用方法搞定这个蛮横的女子的意思 晋江网上有名为窃书女子写的《胭脂马》,讲反清复明的武侠小说,中有一歌谣 “莽草原,原上马,马背胭脂犹胜花;花映月,月照沙,沙里歌声念我家……”中“马背胭脂”就是胭脂马,鲜红的马。 "胭脂川出下的胭脂马,回来了胭脂川卧下",一首河州花儿里这样唱道。胭脂川即今康乐县胭脂乡。据明嘉靖《河州志》载:"胭脂川位于东南一百六十里,吕布胭脂马出此"。 相传,胭脂川原名喇嘛川。蒲家山根有一眼清泉,因泉旺水深,人们叫黑眼泉。每当隆冬,黑眼泉雾气腾腾,迷迷朦朦。一日,晴空万里,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从泉眼里钻出一条小白龙,抬头吸了太阳的光辉,低头喝了泉里的清水,在烟雾缭绕中摇身一变成一条赤色马驹,嘀溜溜,长啸三声,钻进深山老林,九九八十一年长成一匹高头大马,有诗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簪,火龙飞下九天来"。此马有个瞎毛病,见马就咬,见人就踢,人畜屡遭伤害。狄道州组织"马鹞子"捕捉,根本无法靠近;下令猎手用弓箭射杀,箭头像碰在铁石上,无损一根马毛。州官无奈贴出告示,有谁降服烈马,官居七品,赏银千两,子孙三代不纳银粮。告示贴出了七七四十九天,无人敢揭。 巴马峪垴子有座石崖叫貂崖,崖有一洞,洞中有位姑娘叫貂婵,她看破红尘,出家修行。一天,一农妇上山打柴,脚被柴茬戳伤,血流不止,呼喊救命!救命!貂婵闻声出洞,见一女人疼得汗珠滚流,她拔了一把草,双手拧出几滴绿水,滴在伤口上立即血至伤愈,农妇百般感激。貂婵问,你打柴哪丈夫来?农妇含着泪花,把丈夫被烈马踢伤致死的事讲了一遍,还说州官贴出降马告示没有人敢揭。貂婵想,道家以惩恶扬善为本,何不为民除害。 次日,貂婵梳妆后下山进城,在西城门看了告示内容,伸手撕下,被看守兵卒带到州府,州官一见大惊,怎么是一个头挽双髻、眉清目秀的姑娘,轻蔑的问道:"你能降伏烈马?"貂婵说;"不能降敢揭告示!"州官又问"要多少人协助?"貂婵回答:"只我一人就行。"貂婵来到喇嘛川,路断人稀炊烟少,一派萧条景象。寻思间滴溜溜一声长啸,从林中奔出一匹红鬃烈马,向貂婵直奔过来,她心不惊肉不跳,迎上去额上拍了一巴掌,喝道:"你这畜生,主人驾到,还敢逞狂。"烈马凶焰突敛,百般驯服。貂婵纵身上马,双腿一夹,四十里喇嘛川一碗饭功夫就跑了个来回。貂婵下马称赞,好一匹胭脂马!她找来一副马鞍,踩在一块石头上扳鞍上马,告别乡亲,出虎狼关进狄道城,州官见降了烈马十分高兴,视貂婵为侠女,以上宾对待。 当时是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董卓系陇上狄道人,州官为讨好董卓,将貂婵连同胭脂马一并送往京城,几经辗转胭脂马才归关云长,驰骋疆场。打那时起,喇嘛川因出了胭脂马改名胭脂川,至今还有吆马湾、饮马泉、拴马树、上马石等,人们怀古凭吊
【别名】泽漆,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又名漆茎(《广雅》),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履巉岩本草》),五凤草、绿叶绿花草(《纲目》),凉伞草(《质问本草》),五盏灯、五朵云(《贵州民间方药集》),白种乳草(《福建民间草药》),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江苏植药志》),肿手棵、马虎眼(《山东中药》),倒毒伞、一把伞(《四川中药志》),乳草(《泉州本草》),龙虎草、铁骨伞(江西《草药手册》),九头狮子草(《湖南药物志》),灯台草(《山西中草药》),癣草(福建)。有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的功效。 为玄参科植物宽叶沟酸浆的全草。 【植物形态】宽叶沟酸浆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直立,单生,具4棱。叶对生,柄极短或近于无柄;叶片广卵形至狭卵形,长3~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短锐尖,下部叶有时钝头,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边缘上部有粗锯齿,基部全缘。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花柄细长,长约3厘米,粗不及1毫米;花萼钟状,长1~1.5厘米,径5毫米,裂片5,长短不一,后方1枚稍大;花冠淡黄色,径约1.7厘米,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有黄褐色斑,并有两条突起的脉;雄蕊4。蒴果。花期7月。 生长在中山区的半阴处。分布四川、云南.,河南南阳,湖北,陕西 【性味】性平,味涩,有毒。 【功用主治】收敛,止泻。治湿热痢疾、脾虚泄泻及妇女白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8钱。 【附方】水气蛊病:生鲜猫眼睛草,晒干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两丸,白汤化下,日二 服 。觉腹中暖,小便利为度。
逍遥自在、悠然自得、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安闲自在。
1、逍遥自在
释义: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2、悠然自得
释义:内心得意舒适。 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鬓之间;皆有喜色。”
3、无拘无束
释义: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4、随心所欲
释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出处:《红楼梦》第九回:“ 宝玉 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因此发了癖性。”
5、安闲自在
释义: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